時間: 2025-09-23 來源:交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交城縣位于山西省中部,是呂梁的東大門,隋開皇十六年(596年),分晉陽、文水之地始置交城縣,因縣治居汾、孔二河交匯之地而得名。全縣轄7鎮1鄉112個行政村(社區),縣域面積1826.48平方公里,其中山區占92.8%、平川占7.2%??側丝?2.67萬。
歷史悠久,山川秀美。建縣至今已有1400余年,2013年被國家民政部和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命名為“千年古縣”,自2020年起連續五年入選“中國最美縣域榜單”。春秋時晉大夫狐突以“教忠不二,殺身成仁”的大節不奪之氣而名垂青史,北宋時期交城大通鐵冶監為全國四大鐵監之一,是當時全國的冶鐵中心。晚清時期以“四合源”為代表的交城皮商盛極一時,成為全國著名的皮貨加工集散地,曾有“交皮甲天下”之美譽,交城灘羊皮鞣制技藝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革命戰爭時期,晉綏邊區第八分區長期駐扎在交城山,無數交城兒女舍生忘死,英勇奮戰,504人被追認為烈士,譜寫了《呂梁英雄傳》的交城篇章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一首民歌《交城山》傳唱大江南北。由太原出發,途經天龍山、中隱山、云夢山等山脈,汾河、白石南河、磁窯河等河流。境內群山巍峨,松蒼柏翠,森林面積140.51萬畝,林地面積230.46萬畝,森林覆蓋率51.4%,林木綠化率73.39%,是全國重點生態保護地區、全省第二大林業縣,有著“五彩繽紛交城山、四季沐歌寫浪漫”的美譽。
區位優越,資源富集。距省城太原僅50公里,距太原武宿國際機場、太原高鐵站均為40分鐘車程,中間有清徐縣相隔,青銀高速、大運高速、太原西北二環、太中銀鐵路、307國道等縱橫穿越,相連成網。境內有煤、鐵、石英砂、青石等礦產資源32種,水資源年徑流量近2億方。旅游資源品質上乘,擁有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、文峪河國家濕地公園、關帝山國家森林公園、交城山國家森林公園4個國家級生態保護區,龐泉溝以“華北落葉松之鄉”著稱,佛教凈土宗祖庭玄中寺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卦山珠聯璧合,均為國家AAAA級景區,華北地區最大的水上項目隆美水上樂園等景區蜚聲省內外,中國特產珍稀鳥類、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被確定為全域旅游吉祥物。
產業多元,蓄勢待發。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,堅定不移實施“產業創優”戰略,做大做強煤化工、裝備制造、精細化工等優勢產業,新興工業、現代農業、旅游業方興未艾。一產方面,依托交城山豐富資源寶藏,實施農業“特”“優”戰略,生態養殖、設施蔬菜、食用菌等特色農業產業快速發展。二產方面,以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示范經濟開發區為平臺,創建省級硝基復合肥專業鎮為抓手,以“煤-焦-化”產業鏈為主鏈,延伸發展多條高附加值關聯產業鏈,改造提升煤焦、化工、材料、裝備制造四大傳統產業,瞄準前沿發展“六新”產業,精心培育適合“交城土壤”的未來產業,“一區、一鎮”和“1+N”產業鏈體系正在逐步形成。三產方面,旅游、物流、文化等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,山上山下遙相呼應、自然人文相映成輝、歷史現代交匯融合的大旅游格局正在形成。先后榮獲“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地區創建單位”“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地區”“國家級創新型縣”“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(新型肥料)”“中國天然氧吧”山西省文明縣城”“山西省雙創示范基地”“交城·中國鈣都”等稱號。